【特稿】铁龙筑梦 湄澜相连——中国电建参建中老铁路纪实

发布日期:2021-12-03 信息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新闻中心 字号:[ ] 分享

梦跨千里南北既望,两国静待丝路之约。“澜沧号”和“芦笙号”蓄势而发,敏捷地穿越崇山峻岭,跨过汹汹波涛,蜿蜒着嵌入老挝神秘而俊秀的山川河流之中。

2021年12月3日,在中老两国两党的共同关注和中老人民的热切期盼之中,中国电建参与投资建设的中老铁路建成通车,彻底打通了中国昆明至老挝万象的交流之路。中老铁路的通车将推动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走深走实,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

“中老两国的情谊,一定会如这占芭花,四季长开!”在老挝当地居民依依不舍的送别声中,又一批完成使命的中国电建建设者,撤离中老铁路施工前线。作为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骨干力量,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龙头企业,6年前,中国电建参与投资和建设中老铁路项目,集成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为中老两国人民建设“精品之路”、“友谊之路”贡献了电建方案和电建智慧。

山河不语 见证难以想象的开路之艰

2020年7月14日,随着横洞口一声轰鸣声响起,中老铁路全线六座重难点隧道之一——拉孟山隧道贯通。“通了!通了!”历尽艰辛、在隧道施工中挥洒汗水的中国电建员工热烈欢呼,庆祝隧道贯通。作为全线控制性工程,隧道的贯通为顺利推进全线铺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个个关键节点目标的达成,背后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艰辛。中国电建承建的中老铁路磨万段IV标、V标施工正线长度165.016公里,其中包含64.5公里路基,59座桥梁,251座涵洞,11个站场和30座隧道,施工战线长,地质环境复杂恶劣。

“中老铁路建设体量庞大、地形地貌复杂,桥隧比高达60.9%,隧道建设过程中经常遇到软岩变形、突泥涌水等问题,我干了大半辈子工程,少有遇到这样高风险的隧道。”回想起拉孟山隧道建设的艰难,中国电建中老铁路指挥部指挥长李斌感慨道。

项目刚进厂时的困难,可以概括为“四无”“三难”“两高”“一软”。“四无”即无人、无路、无电、无通讯网络。“三难”即山高路陡、落差大,运输难;当地基础设施落后,资源匮乏,物资设备进场难;人员稀少,观念相对落后,劳动力组织难。“两高”即地质条件复杂,变化频繁,隧道占比大,施工风险高;部分地段存在匪患,非传统安全风险高。“一软”即管段地处琅勃拉邦地质缝合带,围岩极其松软。

在中老铁路的“硬骨头清单”中,全线控制性隧道工程5座、重难点工程12个,中国电建管段就分别占了其中的3座和4个。拉孟山隧道是中国电建在中老铁路施工的第一座隧道,全长7888米,施工难度极高,突水点多、涌水量大,最大涌水量达到28500立方米/天。建设者以一系列技术创新手段“啃骨头”:针对反复出现的突发性涌水情况,采取长距离、多段落的反坡排水方式,保障掌子面顺利推进;通过采取超前地质预报、实现精准爆破等措施,克服了地质围岩多变和断层、破碎带、岩溶、软岩变形等极端地质难题,使关键线路月均掘进进尺超过80米,有效保障了隧道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除了工程技术上的困难,现场的环境也令人生畏,有的管段处于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深处,项目前期根本没有路,为了勘探施工线路,要携带干粮徒步深入气温高达40摄氏度的热带雨林,与猛兽、大蛇、毒虫狭路相逢是常有的事。在草丛不敢站立超过5分钟,不然就全身黑蚂蚁;在水里站立不敢超过10分钟,不然就满腿蚂蟥……

开工就是决战。无路,修路;无电,拉电;无通信网络,配卫星电话;没房子,租当地居民的房子住。中国电建所属各参建单位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跑步进场,根据现场实际梳理配备资源,结合工程进度调配资源,合理配置岗位人员,坚持“立足工程、突出中心、精干高效、运作有序”的原则,充分发挥参建人员潜能,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克服种种困难,突破层层险境,电建铁军在无人区建营地,在大河里架桥梁,在溶洞里建隧道,在群山中铺路基,一个接一个把“不可能”变成了现实,建设了一项又一项“精品工程”。2020年9月29日,随着相嫩三号隧道顺利贯通,中国电建承建的中老铁路IV标、V标线下土建工程全部安全、优质按期完成,为中老铁路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攻关 创新创效筑造精品工程

“把中老铁路项目建设成为精品工程,是‘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的客观需要,是构建联通内外、安全畅通的铁路运输网的客观需要,是参建各方提升境外铁路建设水平的需要。”

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指挥部的统筹协调下,各工程局技术管理人员轮流到其他标段观摩学习,并结合本标段实际环境,进行施工工艺的改进,持续提升工程质量。在万荣隧道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针对万荣隧道溶洞的特点与处治难点,创新使用了“承载桩基-纵横框架梁板-混凝土挡墙”组合结构与空腔回填的综合处治方法,解决了溶洞空腔地段隧道难以穿越的问题,并将此项新工法推广运用,让整个标段建设少走了很多弯路。

在普亚村二号隧道、相嫩三号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软岩大变形,出现多次溜塌和侵限换拱,变形难以控制,围岩最大变形超过1米。面对这种情况,项目团队研究确定软岩大变形支护方法,提出隧道变形控制措施以调整隧道断面结构形式,改变施工工法及台阶长度,最终通过放大断面及椭圆形支护体系、长锚杆、钢纤维喷射砼等特殊措施,解决了软岩大变形的大难题。

森村二号隧道地处无人区的原始森林,该地区属于琅勃拉邦构造缝合带,地形陡、交通差,构造复杂,次级构造发育,洞身穿越断层4条,背斜1处,其他构造2处,岩体破碎,地下水丰富,存在泥岩、软岩大变形等不良地质。施工过程中,水电三局和水电十四局修路搭桥,建房拉电,先后投入进口PM500湿喷机械手及C6XP-T型液压多功能超前水平钻机等先进工装设备,通过抓超挖超填,运用好光爆法施工,克服反坡排水、围岩多变等困难,水电十四局创下了隧洞单月开挖掘进245.8米的中老全线最高月度指标,创造了Ⅳ级围岩支护月进尺190米的记录,成为全线首个单口掘进突破2000米的隧道工点。

中国电建老挝水泥厂生产的“狮牌”水泥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累计为中老铁路建设供应66万吨环保水泥,并根据铁路用水泥的特殊要求,调整生产工艺,累计发放约19000辆运输车次,累计行程约2200万公里,“狮牌”水泥已成为老挝民众信赖的著名品牌,市场销量常年稳居第一。

在中老铁路项目技术攻关的过程中,中国电建项目团队成功申请了《升降式脚手架》、《仰拱回填混凝土连续浇筑装置》等33项国家知识产权局使用新型专利,提炼了《隧道软弱围岩监控量测等级管理技术施工工法》、《高墩连续梁边跨吊架法施工工法》等12项省部级工法,形成了32篇论文成果。

绿色发展 注重生态环保守护草木之灵

  作为全球清洁低碳能源、水资源与环境建设领域的引领者,中国电建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带到了中老铁路施工建设中,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始终注意做好对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用“科学、创新”的建设理念守护绿水青山。

建设者针对环境保护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在施工过程中优化取、弃土场和施工便道等临建设施,降尘降噪、污水处理、边施工边绿化……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齐头并进,采用道路硬化、植草、植树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对生态环境、沿线民众生产生活,尤其是对学校、医疗站点可能造成的干扰影响,赢得当地民众和政府的赞许。

拉孟山隧道出口位于老挝国际旅游城市万荣县的会巴孟河上游,水电十四局在隧道开挖过程中践行中老铁路“绿色之路”建设初心,在洞口修建了处理污水1920立方/天的全线最大污水处理站,隧洞排水从三级物理沉淀后再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放的水十分清澈,确保当地的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水电十局负责施工项目途经老挝旅游小城万荣,项目部一直坚持确保施工、生活不影响当地旅游活动和景观。安排专人检查维护营区排污系统,设置密封式零散垃圾收集桶;混凝土拌和站以及各隧道都修建了污水沉淀池和清水池,施工产生的污水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中老铁路国内玉磨段整条线路穿越西双版纳野象谷自然保护区和万亩茶园,区域有4群共计40头左右的亚洲野象,为减少对野生亚洲象种群的干扰,水电十四局项目部及时采取降尘降噪措施,部分路段由路改桥,施工的路基专门为野象设置涵洞,留大象通道,首次在全国铁路网设置野象防护栅栏,建成近40公里的亚洲象防护栅栏。2019年,项目部协助有关方面救助了一头失足陷入化粪池的野象。

在路基建设方面,为实现现代化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水电十局从路基草皮铺设工程切入,选择了当地常见的狗牙根、地毯草、猪屎豆、木豆等草类和灌木类植物铺砌路基,高低搭配、分梯次错落布置,并用广撒草籽代替草皮移植,不仅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成本,还加快了路基铺砌的速度,增强了草皮稳定性。这些植物生长速度快,再生力强,很快实现了大面积的草地成型,成片成绿的草地融入周边的绿植,显得更加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老挝政府环保考察组和当地人民在现场调研后,对DK280路基的绿色生态化建设表示了由衷的肯定与感谢。

真情浇灌 中老友谊之花绚烂绽放

中国与老挝山水相连,数千年来是志同道合的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中老铁路建设不仅是老挝交通环境的变革之路,更是中老友谊的进一步升华之路。秉持着促联通、惠民生、共发展的理念,在开展项目建设的同时,中国电建始终不忘作为大国央企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切实为沿线百姓做实事、谋福利,助力经济与民生等各方面的进步与发展。

在中老铁路中国电建水电三局的焊接车间,焊花在阳光下飞溅,耀眼的电弧划出优美的曲线。一位皮肤黝黑的老挝工人虽然汗水湿透了背颊,但依然在专心致志地焊接配件。这位老挝工人就是已经在中老铁路工作了5年的电焊工康鹏达扬。

“我以前在琅勃拉邦修汽车,几年前来到中国电建水电三局的技能培训学校学习电焊,在中国师傅的指导下,技术大有长进,现在是带领10位焊工的班长。能参与老中铁路建设,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我庆幸自己能为家乡和国家奉献,我要努力工作,让世界各地的人民感受‘老挝速度’。”由于技术出众、勤劳肯干,康鹏被老中铁路公司评为“铁路工匠”。夫妻二人都在中老铁路项目上班,收入提高了几倍,再也不用担心4个孩子因学费而辍学了。康鹏的几个孩子还在学习中文,他们说:“希望长大了去中国念书。”

帮助康鹏达扬夫妇走向幸福生活的是中国电建联合琅勃拉邦省开办的专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钢筋工、电工、电焊工、混凝土工、木工等关键工种,大力调动了当地青壮年的工作积极性,为他们提供了专业可靠的职业培训平台,解决了当地一大批人员就业,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为老挝的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事实上,在中老铁路施工沿线,现代化发展程度十分有限:学校、村委会等公共设施陈旧破落;农村和县城之间道路不通,村民出行不便;村子里取水设备缺乏,水质得不到保证……针对这一系列现实情况,在铁路开工伊始,中国电建项目团队便按照永临结合建设原则,制定利民施工方案:将施工所需的临时设施与当地民生基础设施相结合,最大程度减少浪费与破坏,并将原本施工后要拆除的临时设施根据当地需求做永久性建筑设计建设,既满足施工需要又能解决当地百姓的实际民生需求。

施工便道、便桥修建的同时考虑村民长期出行使用,确保工程质量;使用耐用性更好、环保性更高的材料搭建工地临时板房,施工结束后留给当地人使用;在项目营地附近打井取水,对水质进行监测,还做了水井加固,和当地村民一同使用……几年的时间里,中国电建各项目部累计修建便道336.4公里,便桥25座,方便了沿线2597户村民的出行;修建临时住房9.8万平米,加工厂13.3万平米,修筑沟渠72条,电力线路架设累计174公里,建设饮水工程2项,板房、雨棚等建筑物面积3.2万平米。

永临结合的施组策划,给施工单位创造了经济价值,更得到了当地各方的高度认可与支持——沿线村民全力支持免费提供临时用地,配合支持红线内征地、房屋拆迁,寻找最佳弃土、渣场位置;越来越多的村民前来应聘参与铁路建设。

中国电建在铁路沿线开办技术人才培训学校、积极组织参与溃坝抗洪、桥梁援建等救灾抢险、为当地学校捐资助学、组织医疗队为当地村民义诊、捐赠抗疫和生活物资……一系列有温度的举措,在日积月累中把中老铁路建成了友谊之路、幸福之路、希望之路。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